∶萬區調地質調查_中南地區地質調查
鹽池廟幅(H49E005017)、雙河口幅(H49E005018)1∶5萬區調地質調查
【編著單位】湖北省地質調查院區調遙感所
【作者】江麟生,等
【完成時間】2001-9-1
【匯交單位】湖北省地質調查院
【匯交時間】2003-1-17
【檔案號】調0018
【形態】紙質、電子
【密級】部分涉密
【主題詞】區域地質調查、1∶5萬、鹽池廟、雙河口
【內容簡介】
在充分利用前人資料的基礎上,以現代沉積學、層序地層學理論為指導,以清理后的湖北省巖石地層單位為依據,共劃分了36個正式巖石地層單位,并以其中內部巖性組合、生物化石等資料,或具指示沉積環境的巖性層、沉積構造標志層進一步劃分了12個段級、12個層級非正式巖石地層單位,重新建立了調查區地層系統;分析了區內前白堊系各巖石地層單位的基本層序及其橫向變化規律,據其組合確定了地層結構類型,初步探討了不同沉積體系的沉積模式,建立了寒武紀—三疊紀地層格架;運用紅色盆地構造—巖性—巖相工作方法,在區內荊門斷陷盆地中鑒別出區域構造角度不整合面、盆內微角度不整合面、同相疊覆面、巖相變化面等構造沉積界面,結合沉積體空間配置關系,對盆地演化及其物質充填方式進行了探討,提出了區內存在第三系龔家沖組的新認識;以調查區地質構造特征為依據,結合區域地質構造背景,將調查區構造單元劃分為遠安臺褶束和鐘祥臺褶束兩大構造單元。根據各構造單元地質構造的變形特征,初步建立了調查區構造變形序列,總結了調查區地質構造的形成、發展與演化歷史。
【審批】(www.weizhigu.com.cn)
(1)中地調中南辦評審認定書
(2)中地調評字[2001]號評審意見書
(3)湖北省地質調查院初審意見書
(4)鄂區[1999]30號野外資料驗收意見書
【附圖】
(1)鹽池廟幅(H49E005017)1∶5萬地質圖
(2)雙河口幅(H49E005018)1∶5萬地質圖
【附件】
鹽池廟幅(H49E005017)、雙河口幅(H49E005018)1∶5萬地質圖說明書
【其他】
(1)原本檔案登記表
(2)電子文件登記表